浏览数量:8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0-07-19 来源:本站
学校创建智慧校园的总体定位是满足学校的发展目标,以人才培养为重心,充分挖掘学校的潜力,以信息化应用为核心,在实用的前提下,重点建设智慧校园环境设施和智慧教育教学各种应用系统,力求利用信息技术变革师生教与学的观念与方式,助力提升师生综合素养和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
一、智慧环境,营造信息化校园特色
1.智慧教室
在智慧教室中集成智慧讲台,无线耳麦等设备,结合希沃一体机,确保智慧教学硬件环境的建设。“智慧课堂”将课堂学习成果“数据化”,既让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又让孩子们对智慧课堂充满兴趣。
2.未来体验馆
“未来体验馆”成为学校最受欢迎的“景点”。孩子们通过平板实现对灯光、空调、多媒体、窗帘等设备的远程集中控制,感受物联网新技术,在心里埋下一颗创新的种子,并且学生每次来都是带着研究性学习任务单的,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
各学科老师在了解各设备的使用方法后,也都积极地利用体验馆上课,让孩子们体验“未来课堂”。
3.steam科创室
学校机器人社团组建于2016年10月,从栖霞区中小学机器人大赛走到南京市四区联赛,从南京市中小学机器人大赛走到全国NOC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竞赛,从加拿大的ORC国际比赛走到中英steam国际创新大赛。
学校机器人社团现有四个班级,分别开设低中高各学段的机器人课程,一个小小的科创室,带给孩子们的是大大的科技梦想。
4.微课录制系统
一师一优课活动和微课竞赛是学校教师每年必参加的两项活动,为此学校专门开设“微课录制室”,借助高清的拍摄设备以及录音设备,帮助老师录制精品微课。平时也提供给上特色网络校本课程的老师们使用。
5.智慧班牌
学校每层楼的智慧班牌已经成为孩子们课间时的最好“玩具”,课间时,孩子们会到班牌上查看最近的学校新闻、各班活动视频照片、老师们新上传的优质视频课、各类生活健康小贴士视频等等。节日或特殊时期,还能在班牌上看到相关的图片和介绍,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6.CCtalk教学网络特色校本课程
起初,在张静名师工作室的组织带领下,学校年轻美术教师团队网上授课,教育信息化能力逐步提升。紧接着,其他学科也陆续开展,学生通过终端远程听课,有效实现网络优质资源共享,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去年暑假,学校首次开展机器人网络夏令营活动,备受学生喜爱,并被南京电视台进行报道。
二、智慧运用,提升信息化办公效率
1.工作无“U”:校园私有云
随着“云”概念的不断深入,群晖云系统一方面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更重要的是给每位老师开辟了一片私有云,每位老师都有一个账号,能在教室电脑、办公室电脑、家庭电脑和手机上使用“全校共享文件夹”,做到“四点一线”的“工作无U(盘)”,让重要数据得以保存,让教学、工作更有保障和效率。各类套件的加入,也让视频点播、多人协作云办公等原本复杂的建设方式变得简单易行。
2.校务管理:企业号“微校+”
微信企业号的使用使得学校的校务处理变得轻松,日常事务变得轻松,高效、有序。协同办公系统是一个面向教育行业应用的专业化团队协作办公平台,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来改造传统工作模式。“微校+”已经成为学校教师办公的必备平台,老师们可以进行报修、申请调课代课、资源预约、失物申报、请假、打卡等操作。
3.家校沟通:晓黑板班级考核系统
学校在使用晓黑板的基础功能之上,还开通了班级考核模块,由值日的学生使用平板在晓黑板上对全校各班对照班级考核标准进行检查两操、升旗等,对不文明的现象拍照上传,作为佐证材料,检查结果实时汇总。学校对评比结果一月一分析,作为学校常规管理、班级流动红旗、班主任考核的依据之一。这些创新避免了像传统工作中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使考核更有据可依,深受班主任的喜爱。
三、智慧管理,营造信息化平安校园
1.智能安全巡查系统和周界报警系统
学校已经建成校园周界报警以及学立安APP安全管理系统,并已经推广使用,使得学校安全管理在互联网环境下真正做到实时管理,有效管理。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描二维码上报,排除安全隐患,实时监控管理。
2.弹性离校智能管理系统
栖霞区弹性离校工作在全市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籍此智慧校园建设之际,学校对弹性离校工作进行了智慧化提升,延时看管教室配备了对讲机。同时添加了人脸识别系统,不仅仅提高了此项工作的效率,而且为孩子的接送安全提供了双重保障。
目前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已经全面进入应用和推广阶段,我们还将依据学校自身特点,依托学校自有条件,因地制宜,勤思多创,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把智慧校园的建设做实做精,真正发挥为广大师生和家长带来益处,为学校发展赢得新的天地。以创建带动发展,以创新谋取突破,以改变赢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