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5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1-12-22 来源:本站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体现了古人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它不仅是重要的“农业气候历”,同时还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从时节讲,冬至是个“起始点”,今天过后,真正的寒冬就会到来,开始“数九”。
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和习俗,呼吁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弘扬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燕子矶中心小学在《少儿劳动工作坊:小学德育主题式学习新探索》课题引领下,由“新燕小天使”志愿服务队与电瓷社区联合开展了“冬至送温暖”劳动主题活动。
上午,“新燕小天使”志愿服务队来到电瓷社区,材料准备就绪后,小天使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在社区老师的指导下,小天使们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精致,花样繁多的饺子就这样在他们的手中诞生啦。饺子有的敦实厚重,有的轻盈精巧,一颗颗饺子裹满了爱意。
饺子象征着团圆、希望和平安。小天使们把煮熟的饺子一一装盒,送给社区的孤寡老人。在冬至到来之际,一份份饺子饱含着他们对老人的祝福。
回来后,小天使们也尝了尝自己包的饺子。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这美味的饺子既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帮助他人的一份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