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 作者:张静 发布时间: 2019-12-08 来源:本站
你读书的样子真美
——燕子矶中心小学青年教师俱乐部适性阅读分享活动
读书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是必有之路,燕子矶中心小学青年教师俱乐部在全体青年教师中开展分层式适性阅读活动已有两年之久。所谓“分层”即在集团范围内架构分层式阅读框架:一级阅读为集团共读活动,全体青年教师俱乐部的成员按时间节点进行相关章节的阅读并及时撰写相关的读书心得;二级阅读为基层学校共读活动,各基层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同样采取校内征集意见的形式确定适合的共读书目,并组织相应的校内读书活动;三级阅读为教师个人结合自身近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选择的针对性书目,能够潜心阅读、深入思考、读为我用。活动自开展以来,不同层次的阅读活动在“适合、适宜、适用”的基础上帮助青年教师们在理论、实践层面有了系统的指导借鉴,使读书真正成为青年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2019年12月6日下午,燕子矶教育集团幕府山庄小学的青年教师们为青年教师俱乐部的全体成员展示、分享了三级阅读(即教师个性化阅读)活动成果。
经典的吟诵是幕府山庄小学青年教师教学之余常态化的学习活动之一,伴着潺潺的琴声,和着优美的舞姿,幕小的青年教师代表们以《蒹葭》一诗的吟诵拉开了本次适性阅读展示活动的帷幕。
接下来,6位刚刚入职、入职一年、入职三年、入职五年、入职十年、入职十五年的青年教师以“最美朗读者”的身份分享了校内适性阅读给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帮助以及自身个性化阅读的心得与体会:吴雨轩老师作为一名刚刚入职的新教师,在上岗第一天就遇到了“遭到家长质疑”的困惑,于是,他在《家校之间有个娃——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中找到了家校沟通的策略;齐芳芳老师班上有朵总是羞于开放的花儿,她让齐老师百般困惑,最终在《推开那扇窗——做内心强大的老师》一书中寻求到了等待花开方式;夏慧老师虽然已经入职十年,但是教完一个“大循环”再次回到一年级,也遇到了种种不适应,是让孩子适应教师,还是教师适应孩子?最终,夏老师在《我们的一年级——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找到了让孩子迅速适应小学生活的策略,同时自身也寻求到了快速要适应孩子的有效路径;同样是从高年级教学转图一年级教学的于上海老师具有类似的问题,他结合自己的学生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了《不一样的学生,一样的初心之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最终,他通过做每一个孩子的守护人收获了家长的支持与信任;张清老师读了《站稳我的课堂之重新认识课堂》一书,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及时调整教学,最终收获了孩子们敞开心扉的学习新样态;邓嘉文老师是一位有了15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同时是我区音乐学科教学带头人,但她同样不断审视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她从《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之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学会了平静思考,耐心交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成长。
交流碰撞是燕小集团青年教师俱乐部活动常态性的活动方式,通过随机抽签的形式,三位青年教师分享了现场学习心得:燕小本部的赵月老师结合自己个性化阅读的方式与吴雨轩老师进行了深入对话交流;幕府山庄的穆文杰老师作为幕小青年教师团队中的一员,从阅读习惯、阅读氛围、阅读积极性为大家解读了“最美阅读者”;化纤小学的钱丽老师以一名新教师和一名一年级教师的身份从夏慧老师的分享中汲取了对自己有帮助的策略。
最后,燕小教育集团分管教科研和教师成长的张静校长从适性阅读的"方法、成效"给予了分享教师高度的评价,指导全体青年教师从“需要的内容、欠缺的方面、困惑的问题”出发为自己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鼓励青年教师们使读书真正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成为自己专业成长路上的强劲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