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2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3-11-06 来源:本站
学科融合 赋能课堂
——南京市省级网络名师工作室展示暨柏春花、张静网络名师工作室联合研修送学活动
为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搭建城乡教育互学平台,交流教师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促进学校持续健康优质发展,努力构建文学、艺术、科学学科融合渠道,2023年11月1日下午,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在溧水区和凤中心小学开展了“学科融合,赋能课堂”主题研修和送学活动。届时,二师院基础教育名师高校流动工作站、栖霞区陈晨科学工作室、和凤中心小学杨菊英工作室参与了联合研修。江苏省电教馆戴炳康主任,南京市电教馆张元宁副馆长、郝雷主任、胡玉敏主任,溧水区教育局电教中心陆海燕主任,溧水区教育局教研室徐本敏老师,溧水区实验小学特级教师王祥连校长莅临指导。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程直播。
活动伊始,溧水区和凤中心小学邓祥顺校长作了热情洋溢的开场致辞,他表示,此次活动吹响了学科融合、城乡联动的跨校研修号角,期待着更多的青年教师以此为平台、为契机,进行学习、锻炼、磨砺、成长。
紧接着,溧水区和凤中心小学的胡月月老师、晓庄小学余瑶瑶老师、金陵小学马玺鹃老师围绕“学科融合”为大家呈现了三节精彩的课例。
第一节,江苏省柏春花网络名师工作室成员,和风中心小学胡月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盘古开天地》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展示。胡老师以“神话故事知多少”“展开想象话神奇”“我来讲神话”三个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感知神话的神奇之处,通过动作表演、绘制插图等形式深刻体会盘古开天地的艰辛,深挖文本理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二节,江苏省张静网络名师工作室成员,晓庄小学余瑶瑶老师带来了《手提袋》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展示。教学中,余老师巧妙将文学艺术中“双关”手法迁移到手提袋的设计创作中,并结合科学中“力学”知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现,设计制作出了既实用、美观,又复合人体工程学的手提袋,将学科融合理念践行到了实处。
第三节,金陵小学的马玺鹃老师带来了《蟋蟀的住宅》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展示。马老师将自然科学知识通过语文学科教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有效帮助学生深化了对蟋蟀生活习性和住宅特点的理解。
课例展示后,南京市金陵小学王新老师、陈晨老师及两位省网络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凤中心小学的柏春花老师和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的张静老师围绕“学科融合”进行了主题分享。
王新老师认为跨学科学习应基于学科耦合,建构跨学科学习立体化网络,基于真实情境,构建跨学科学习场景,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有效的评价研究;陈晨老师提出了跨学科学习的三种模式:学科知识内统整、项目主题跨学科统整、超越学科统整;张静老师从“目中有人指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育人优化学科融合实施路径”“协同育人有效建立联系与综合”三个方面理论结合实际地阐释了新课程背景下“以美育人”的方向与策略;柏春花老师指出:跨学科学习应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巧定学科融合点,设计有挑战性的驱动任务,激活学生的探究愿望,建立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反思提升。
最后,与会专家领导进行了针对性指导。
溧水区实验小学特级教师王祥连校长和溧水区教育局教研室徐本敏老师从“为什么要强调学科融合”“如何进行学科融合”“学科融合的注意事项”三个维度为与会老师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南京市电教馆张元宁副馆长和江苏省电教馆戴炳康主任在肯定了老师们精彩课例的同时,强调了学科融合的重要性,为教师们有效践行学科融合指明了方向。
溧水区和凤中心小学季云副校长表示:和凤中心小学继续秉承和美共生的教学理念的同时,深挖学校地域文化,以学科融合理念为依托深耕课堂,优化教研,打造生机勃勃的和美课堂,凝练富有特色的和美文化。
本次联合研修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其多形式的研修方式、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帮助教师们明确了立德树人背景下学科融合理念的实施路径与方法,对名师工作室持续健康优质发展、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