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1-10-18 来源:本站
为了提升青年教师的教科研素养,增强论文撰写能力, 10月14日18点15分,燕小沐陶艺友会在教科室的指导下,进行了“从教学走向论文写作”的专题讲座,全体青年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讲座共有四位校级教科研草根导师,结合自己的获奖论文,为大家传授经验。刘云燕主任所写的《线上教学: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再生点》一文,获得省级师陶杯一等奖,她叙述这篇论文的撰写经历,从选题、关键词、文章架构、事例选择四个方面论述论文撰写的要点。刘主任强调选题要源于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切口要小,针对自己思考较多的点深挖;关键词的解释要立根于充分的文献研究,不能随意解读,也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立场和解读;文章在行文之前先列结构,做到逻辑合理,再填补内容,选择与观点一致的事例论证观点。而事例则来源于平时的思考与积累。
童新源副主任所写的《串联激活点线面 乐享衔接复习课》获得省级师陶杯二等奖,她的写作秘诀是抓住公开课,及时教科研。从线上线下衔接课中,她发现了教学的设计意图和教研主题,找到多节课的共通之处后,她列出论文大纲,在每一板块中套用“万能公式”,完成论文后,再反复修改,用心打磨,最终获得了满意的成绩。
张晓春主任从自己的第一次教科研经历说起,区级论文的成功,让她有了写作的自信。她所写的《异同之间,相比益彰》一文,获得了南京市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她是想好框架后,再动笔的,3000多字的文章中,分析了28篇课文,满满的诚意,也打动了评委。她告诉青年教师,在论文写作之前,除了阅读相关理论,政策时事的关注也必不可少。
查健老师有着丰富的教科研写作经验,他热爱阅读,擅长数学教学,却也有着诗意的语言表达。查老师所写的《驻足回望:指向深度学习的数学“变与不变”》一文,获得了南京市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在查老师的分享中,他特别强调了紧跟热点话题,目前的“双减”政策就是热点话题,围绕“双减”去思考,减去了什么,留下了什么,论文的写作也是教师教育观点的表达。
随后,陆京华副主任指导大家进行论文查重,查重是论文撰写后很重要的一环,使用WPS软件进行论文查重,下载报告后,会生成压缩文件,文件里的网页版可以在线改重,查重率控制在20%较为适宜,修改时可以用近义词替换或调换词语顺序的方法。
在整场活动中,青年教师认真聆听,详细记录。最后,刘云燕主任鼓励青年教师们,克服困难,动笔写作,从教学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找到办法,解决问题,这是论文写作的路径,也是青年教师研究教学的方法。从教学走向论文写作,只要笔耕不辍,就能写出教科研的深度!
拍照:张扬扬
撰稿:何俊玮
审核:刘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