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5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1-12-23 来源:本站
天至寒 研至深 跨学科 共发展
——江苏省柏春花、张静省网络名师工作室联合研修活动
伴随着冬至节气的到来,江苏省柏春花、张静名师工作室在燕小教育集团本部开展了主题为“跨校研修,区域推进,助力成长”的联合研修活动,活动采取了工作室骨干成员现场参与,其他成员线上参与的形式。南京市电教馆李为主任、市教科所洪超研究员、市教研室徐健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潘文彬校长、黄黎敏老师、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詹继东书记、陈道佩老师莅临现场全程指导,活动由张静名师工作室骨干高涵老师主持。
首先,活动分为语文、美术学科两个分会场展示了3节主题研究课。
柏春花名师工作室语文学科的研究主题为“和美课堂,知美探美”。第一节课由燕小本部的李展老师执教,上课内容是绘本《我的妈妈真麻烦》。李老师带领二年级的学生观察图片、展开想象,让孩子驰骋在文字与绘画交替融合的世界里,学生在感受美、发现美、运用美、表达美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进而幻化为对母爱深刻理解,最终提升了阅读的能力。第二节课,溧水区和凤中心小学的马珍花老师执教二年级《风娃娃》一课,马老师带领学生通过抓关键字词进行深入思考,从内心深处感受风娃娃乐于助人的品质,领略到了文本背后的内涵,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透过文字感受美的能力。第三节课,和凤中心小学的谷佩佩老师执教四年级《西门豹治邺》一课,谷老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从整体入手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引领学生充分体会西门豹惩治官绅首恶的智慧,有效帮助学生从细节描写体会文本的语言之美。
张静名师工作室美术学科的研究主题为“连点成线、线面结合、传承创新”,三节课均用三年级学生,在传统线描教学的基础上,有效结合教材内容和地域特色,将传统艺术形式进行了时代创新。第一节金陵小学的赵晓萌老师执教《国风古韵——小花袄》一课,赵老师以唯美的情境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穿越,充分领略了汉服文化中的造型、图案之美,并充分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疏密特点将校园内的花草造型装饰在自己设计的汉服花袄上,为今年的冬至带来了富有国风古韵的温暖。第二节溧水区和风中心小学的朱琳琳老师执教《皮影戏》一课,朱老师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皮影秀”拉开了教学的序幕,瞬间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通过“认皮影、玩皮影、画皮影、演皮影”几个环节用刮画的形式帮助学生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皮影作品,使传统的皮影艺术有了时代的创新。第三节课晓庄二小的郭艾青老师执教《生肖胸章》一课,郭老师充分运用对比认知、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有效指导学生通过“概括简化”的方法抓特征、 “夸张变形”的方法装饰美化、 “依形调整”的方法适合外形、 “借鉴组合”的方法彰显文化,最后运用“压制机”帮助同学们将圆形的生肖适合纹样制作成了一枚枚精美的生肖胸章,赋予了生肖民俗文化时尚的元素。
其次,来自语文、美术学科的专家们对六节课进行了针对性评价、指导。
燕小集团本部郑炜校长、特级教师潘文彬校长、研训员陈道佩老师充分肯定了三位献课语文老师独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以及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的新思路。郑炜校长认为三节课既有浓浓的语文味,也具视听美感,学生兴趣浓厚,习有所得,学生的语文思维有效提升;陈道佩老师用四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建议青年教师将语文课堂营造出“书声朗朗、静思默默、议论纷纷、笔尖沙沙、情意浓浓”唯美氛围;潘文彬校长倡导在“双减”背景下,教师须开启全新的思考,把握住改革后的“变”与“不变”,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与生活,放手让孩子们去亲历实践,通过阅读丰富内涵、丰盈生活,感受文字之美、语言之美、文学之美。
省特级教师黄黎敏老师和市教研员徐健老师充分肯定了三位献课美术老师关注传统文化,将民间美术与教材内容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做法。黄老师从美术课堂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分解”的理念着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三节课“难点分解后针对破解、重点突出后有效输出”的具体做法,并就美术学科教学中教师的有效示范与关注学生的审美评价对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性和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指导,为三位青年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指明了方向;徐老师从传统线描教学与传统民间美术的有机结合为切入点,具体指导了老师们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发掘与时代表达相结合的策略,倡导美术教师要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传承美、传播美”,最终在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同时打造美的气质,收获美的人生。
紧接着,两个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柏春花和张静老师汇报了两个名师工作室在打破学科壁垒,跨区域研修,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策略和做法:1.理性分析工作室成员结构特点,制订针对性发展规划;2.摸排课堂教学问题,进行靶向观课指导;3.充分利用网络名师工作室优势,依托“24节气课程”进行网络教学练兵;4.根据成员实际需求,开展多元化区域送学活动,助力专业成长。
最后,各位领导专家对当日的打破学科壁垒、跨校研修活动进行的高位引领:南京市教科所洪超研究员针对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和两位主持人跨校研修、区域推进、助力成长工作的汇报,用“唯有美是坚不可破的”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并从“取绘画之意境美融文学之语言美”的角度给出了同班级、两个学科同步教学的研修建议;南京市电教馆李为主任肯定活动精心、精彩、精致的同时,建议更多的网络名师工作室能够进行学科融合、联合研修,切实为更多的一线教师服务,为“双减”带来教学新模式、课堂新变化、成长新路径;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詹继东书记指出,两位主持人须充分利用网络名师工作室的优势,做好引领工作的同时加大辐射力度,让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其中,将网络特色课程做大、做强,在“双减”、“幼小结合”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专家们的针对指导和高位引领点亮了网络名师工作室“跨校研修、区域推进、助力成长”的方向,唤醒了每一位工作室成员的愿景与决心,相信在领导、专家的重视、关心、帮助、指导下,在两位主持人的引领下,在全体工作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立美、知美、创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学科教学风格和教师专业成长目标定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