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来源:本站
开题论证明思路,深耕细研待硕果
——张静名师工作室系列活动之一百三十七
为扎实推进课题研究,积极回应党中央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战略要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激活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跨学科实践、问题解决和艺术表达等路径,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2025年4月1日下午,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金陵好课堂”专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培育‘创意实践’素养的教学研究”开题论证活动在燕小本部会议室隆重举行。南京市教科所朱小琥书记、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与数据管理中心殷峭峰主任、栖霞区教科室陈从银主任、燕小集团基层校教科室主任、课题组成员、江苏省张静网络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燕小集团青年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围绕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与有效性开展了深入研讨,开题活动由燕小本部教科室主任刘云燕主持。
首先,燕小集团郑炜校长为课题开题论证活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强调,课题研究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期以来,燕小集团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为确保课题的有效研究,集团和名师工作室共同组建强有力的科研团队,期望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丰硕研究成果,成就教师成长,助力学校内涵发展。
紧接着,课题主持人兼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静从“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研究出什么”“研究的保障”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实、全面的开题汇报。
根据主持人的开题汇报情况,由集团、区、市、省组成的专家组进行了论证指导。首先,燕小集团幕府校区的赵仁菊主任表示,课题紧密围绕“金陵好课堂”的五大行动,展开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方案优化和教学行动变革系列研究,理论基础深厚、界定精准,目标与内容高度对应,同时也给出了通过制订研究计划表进一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将评价研究融入到研究过程的建议;其次,栖霞区教科室陈从银主任表示,该课题组扬起了区域科研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并驾齐驱的大旗,选题基于问题,注重学术资源整合,积极回应课标,指向学生长远发展,建议进一步深化文献研究,优化研究设计,聚焦核心问题合并子课题,将文化传承和数字技术有机结合;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与数据管理中心,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殷峭峰主任表示,该课题申报前期,主持人带领团队通过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节气里的中国味”和“创美劳趣坊”两档直播节目和南京市电教馆“金陵微校”课后学习资源“金陵长江‘文’与‘画’”充分实践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术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与学生课后生活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传承创新的有效路径,希望通过课题研究有效帮助学生在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创意实践”素养,并将有代表性的重要研究过程通过直播给其他省级网络名师工作室和更多教育同行学习、借鉴,将研究的效能最大化;南京市教科所朱小琥书记充分肯定了该课题选题的时代意义以及开题报告的规范严谨,从引导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到创造美的校本理解,再结合对2022版课程标准的深层次理解,将文化传承与学生创意实践素养培育之间的关系做了积极回应,建议从直接目标、间接目标、长远目标维度优化研究内容,通过案例研究对研究过程进行客观评价监控,确保文化传承与创意实践素养的提升并行推进。
开题仅是起点,深耕方见真章。课题组全体成员表示,将根据专家组队论证意见进一步优化研究策略,严格落实研究计划,做实做优研究过程,借助省级网络名师工作室平台,集聚集团学科团队智慧,通过教育教学系列活动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地建立联系,有效提升学生创意实践素养的同时努力将学生塑造成兼具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意识,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研”途虽远,行则将至。在科研的星辰大海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培育‘创意实践’素养的教学研究”研究团队已扬帆起航,并将以笃行不怠的姿态呈现出“金陵好课堂”的优质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