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1-16 来源:本站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们已经迎来了崭新的2023年。新的一年,祝福所有关注我校公众号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平安喜乐,万事胜意!
回顾过去的2022年,感慨颇多。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面向全国人民发表贺词,总结党和国家在过去这一年中所取得的成就。我们为祖国的喜人成就感到兴奋与激动,同时祝福祖国继续繁荣昌盛!
2022年,我校“悦群·友学”校园文化特色不断生根发芽,形成特色。我们精心建构的“友学课堂”,秉承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小先生制”教育理念,以核心素养为中心,旨在高品质实施国家课程,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其实施,包含六大要素:友学情境、友学任务、友学探究、友学支持、友学分享、友学评价。
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回首2022年秋学期燕小友学课堂,共同欣赏循循善诱的语文课堂、逻辑缜密的数学课堂、文化交融的英语课堂、魅力跳动的音乐课堂、活力四射的体育课堂、以美育人的美术课堂、高深莫测的科学课堂、花式探究的综研课堂,花样编排的劳动课堂、滋润童心的德法课堂……
燕小语文组教师通过创设愉悦放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快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更好地体会课堂内容。
王思悦老师执教《小公鸡和小鸭子》,激趣导入让孩子走进文本的情境,通过愉快的游戏,帮助学生巩固识字,课堂氛围轻松愉悦。何俊玮老师执教《四个太阳》,从太阳的图片入手揭题,教学生识记“太”和“阳”,并利用大山的形象,巧妙教授双耳旁。梁倩老师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通过图片、视频,理解词句,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陈洪菊老师执教《海滨小城》,引导学生借助几个场景整体把握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
燕小数学组教师通过设置相应任务,助力学生理解重难点。任务的设置注重层次性与递进性,关注班级后进生的水平。李帆老师执教五下《2和5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任务中不断感悟知识,应用百数表,指导学生用圆圈圈出2的倍数,用三角形标出5的倍数,一目了然,非常直观。
杨昕艺老师聚焦课堂活动任务,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的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度认识垂线。王俊杰老师执教《小数的意义》,通过一步步的问题引导以及任务设置,帮助学生共同理解小数的意义。
燕小英语组教师倡导友学交流,从而拓宽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涉猎。教师通过图片,文本,视频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合作探究,交流思考,从而挖掘出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内涵。
申雪莲老师通过视频等多模态呈现中西方假期,借助照片和视频学习中国古代学生的假期,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常骥超老师以图片方式对比中西方写信格式,引导学生主动去理解去接受文化的差异性。杨晨夕老师在课堂中融入人民币符号以及美元、英镑、欧元这几大主要的流通货币符号,引导学生了解更丰富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倪雅韵老师以视频方式巧妙渗透新年的时间、习俗、食物等元素,从低年级开始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燕小综合组教师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或发展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或帮助学生强健体魄,或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音乐课堂中,顾思薇老师以多媒体为铺垫,带领学生身临其境走进劳动人民的号子歌声中去;在一声声热情高亢的“哼呐~哼呐~”中,自然而然学会劳动号子的演唱形式。体育课堂中,夏思梦老师以体验古代的交易生活为主线,让学生进行一换二、二换一不同形式的换物跑,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美术课堂中,王韵茹老师用撕纸的形式完成瓶子的外形,结合线描画中常用的点线描的装饰手法和传统的装饰纹样,引导学生们设计出一个个精美的装饰瓶。科学课堂中,顾文婷老师以岩石展品说明卡引发学生思考与合作探究,带领学生认真观察岩石并记录特征,最终完成岩石展品说明卡的制作。
此外,在“悦群·友学”的校园特色文化背景下。我校综合学科与主学科实现跨学科融合,呈现课例《晓庄立交ABC》。学生们围绕身边的城北晓庄立交,分别从美术、科学、数学三个学科视角,或大胆运用想像探寻桥梁的设计之美,或通过反复实验研究桥面承重设计,或从经济角度出发思考桥梁的使用价值。孩子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打通思维的壁垒,在跨年级、跨学科的群体里,友学共进、融合发展,感受艺术之美、生活之美、科学之美。
这一年,好似说长也长,说短也短。长的是在这365天里,每一天我们都在共同努力、拼搏与思考;短的是在这365天里,因疫情原因我们少了许多美好的在校时间。翻开来看,原来下半年我们只有50多天的在校时间啊~
新的一年,让我们继续凝聚一心,让燕小学子以学为友、以群为悦、共同学习、快乐成长。悦群燕小,你我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