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燕子矶中心小学!
  •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导航栏目

【墨韵化纤】立足生活践行真劳动,跨校研修促成真成长

浏览数量: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6-13      来源:本站

【墨韵化纤】立足生活践行真劳动,跨校研修促成真成长

立足生活践行真劳动,跨校研修促成真成长

                   ——“两校一室”主题研修系列活动之三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继4月14日,江苏省张静网络名师工作室、淮安市洪泽区东双沟小学、南京市栖霞区化纤厂小学“立足地域特色提升劳动能力,借助跨校研修促成学科融合”主题研修活动在洪泽区东双沟小学成功举行后,“两校一室”紧密围绕“真劳动”教育实践积极探索,以“学科教学”和“学科融合”为有效抓手,将真劳动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每月一主题,每月一研修: 5月11日在南京市栖霞区化纤厂小学开展了音乐、美术学科二十四节气劳动主题教学展示活动,6月9日,数学、英语学科“立足生活践行真劳动,跨校研修促成真成长”主题研修系列活动在洪泽区教体局、教师发展中的高度重视下,在淮安市东双沟小学举行,洪泽区教师发展中心侍江主任、朱孝兵主任莅临指导,洪泽区数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东双沟小学孙永校长携全校教师,省网络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化纤厂小学张静校长携团队全程参与。

QQ图片20230613145106.png

 

数学眼光发现问题,美好生活劳动创造

生活离不开劳动,劳动过程暗藏数学问题。东双沟小学唐恒山、化纤厂小学赵恩葵和洪菲三位老师基于教材内容,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思维指导劳动实践,有效拓展了劳动场域,优化了劳动路径,提升了劳动效率,让数学点亮了劳动,让数学在生活中绽放。

第一节课是由淮安市东双沟小学唐恒山老师带来的五年级《小数的意义与读写》一课的教学展示。唐老师从学生丈量课桌长度的劳动实践引入,让学生自主探究,并说明理由,紧接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引导学生用观察,类比,推理的方法建构起小数的意义。最后,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很多的物体、图形、计量单位都可以平均分成若干份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二节课,化纤厂小学的赵恩葵老师带来了一年级《购物中的数学问题》一课的教学展示。赵老师通过“学校举行爱心义卖活动”的情境创设,让学生自主发现购物过程中有很多数学学问,紧接着分层次循序渐进地开展了系列探究学习:首先同桌合作购买一件商品,然后小组合作购买两件不同商品,最后了解购物中的促销活动,灵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课堂上,学生通过“买一买”“说一说”和“算一算”等体验活动,进一步了解生活中人民币的实际价值,丰富购物活动中相关的数量关系的理解,积累解决简单购物问题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拓展了生活劳动的领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生活处处有劳动,数学时时助生活。

第三节课,化纤厂小学的洪菲老师带来了二年级《分类与整理》一课的教学展示。洪老师由“小女孩打翻外婆纽扣收纳盒”的情境入手,带领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散落的纽扣,根据一次分类,二次分类的操作活动,学生在观察与比较中体会到“分类顺序不同,但是整理结果相同”的数学思想,并由此延伸到帮助妈妈分类整理从超市买来的食物,经历了“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后,顺利总结出分类标准和结果。最后,洪老师现场引导学生分类整理自己书包中的物品,有的同学按照书本的科目分类整理,有的同学按照书本的大小分类整理,有的同学将整理的不同物品分类装入书包中不同的口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让学生体会到分类整理在日常劳动中的广泛应用,深刻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因数学而有序,生活因动手劳动而美好。

 

中西文化有机交融,培根铸魂立德树人

2022版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是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也是人类文明成果的载体之一,对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作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意识和能力的同时,要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课程理念,东双沟小学刘明勤老师,化纤厂小学钱丽、赵红杏三位老师紧扣“节日”主题,将英语与劳动课程有机结合,展示了具有学科内涵、劳动精神和艺术呈现的课堂。

第一节课,淮安市东双沟小学刘明勤老师带来了《Chinese festivals》一课的教学展示。刘老师以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为教学设计的核心要义,带领孩子们系统复习了中国四个传统节日以及节日期间各种习俗,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内心。随后,刘老师通过让孩子们制作“Chinese festival tree”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中让学生明晰,传统节日是我国文明的充分体现,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发扬。

第二节课,化纤厂小学的钱丽老师带来了三年级《Let’s make a fruit salad 》一课的教学展示。钱老师结合今年端午佳节在仲夏时节到来,天气炎热须多食水果的生活实际进行导入,通过“我画你猜”、“我说你指”、“你说他指”和“说单复数”四个游戏,带领学生拓展学习了当季常见水果词汇,接下来又通过制作水果沙拉的视频让学生自行总结制作步骤。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认真制作,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忙得热火朝天,制作出一份份营养与颜值同在的水果沙拉作品,观课老师边听孩子们的英语作品介绍,边品尝了孩子们的劳动成果,最大限度地地展示了英语、劳动课程融合独特的魅力与亮点。

第三节课化纤厂小学的赵红杏老师带来了六年级《Festivals》一课的教学展示。赵老师由“Free talk”引入节日这一话题,然后通过“头脑风暴”“听一听”“看一看”“猜一猜”的活动帮助学生复习以往学过的节日,又通过观察、谈论课件中的图片帮助学生体会到深沉又温暖的父爱。在父亲节即将到来之际,赵老师指导学生掌握词汇和语篇的同时带领学生为自己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制作一张节日贺卡,课堂上,一张张认真专注的脸庞、一份份漂亮精致的贺卡、一句句温暖祝福的话语足以表达对父亲浓浓的爱。在英语中获得动手的乐趣,在劳动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爱,学科的融合从此无痕但有效。


IMG_6150.JPG

 

立足问题反思教学,生活出发有效践行

下午,全体与会人员齐聚学校多媒体教室,进行“立足问题反思教学,生活出发有效践行”的观课活动反思和经验分享活动。

首先,化纤厂小学的刘杏萍老师带来了主题为“立足生活提升劳动能力,着眼问题开发数学思维”的交流分享。刘老师从“购物学问多”“整理智慧大”“身体尺子准”“图形利用巧”“综合实践妙”五个方面,将数学在生活实践中与劳动结合,有效指导劳动、服务生活的路径和经验通过一个个低中高年段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出来。

其次,东双沟小学的钱永美老师从班主任视角分享了通过“会劳动”而“绘”出美好生活的具体方法。钱老师将学生能接触到的劳动划分为“学校劳动、家庭劳动、社会劳动、教材实践”四个方面,通过以“家庭教育为抓手,以学校劳动为促进,以社会劳动为提升,以教材实践为拓展”四个渠道向与会老师介绍了一个个朴实无华但真实有效的“会劳动,绘生活”策略。

再次,东双沟小学的沈飞飞老师充分结合2022版英语课程标准,分享了主题为“英语课程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究成果。沈老师在新课标相关精神的指引下,将英语学科的学习活动观划定为“体验—实践—迁移”三个维度,通过“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三个实践路径,探索出链接生活、文化交融的英语、劳动教育融合的方法与路径。

    


最后,洪泽区教师发展中心朱孝兵主任、侍江主任进行针对性指导。

朱主任高度肯定了三节数学课充分体现“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始终让学生站在舞台中央的做法,使数学教学从劳动中来、向劳动中去,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同时有效落实了学科素养化目标,为更多的教师提供了有效借鉴。

侍主任表示,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练兵场,研修是教师素养提升的孵化器。劳动教育事关学生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劳动学科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但学科融合是劳动教育常态化落实的重要途径。“两校一室”的劳动教育主题系列跨校研修活动不仅是从理论到实践层面的深入学习,是理念融合、学科融合的创新实践,更是真劳动真成长的全新探索,希望此活动能长期开展与推进,为更多的老师搭建练兵、学习、研修的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路架桥。

IMG_6158.JPG

一次学习就是一次对教育教学素养的提升,一次研修就是一次对自身教育教学问题的梳理。我们要做真劳动教育的积极探索者、模范践行者、有力推进者,在生活中践行真劳动,在跨校研修中促成真成长。

 

 


主办单位:南京市燕子矶中心小学   网站维护:燕子矶中心小学信息中心
备案号:苏ICP备12075815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