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4-28 来源:本站
2024年4月28日,燕子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举办了第四次校本研修活动。活动由李展组长策划,五语备课组承担课例展示,郑炜校长、张晓春主任和语文组老师参与。
本次研究课聚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阚书老师和叶正玲老师分别执教《童年的发现》和《手指》。本单元课文围绕“风趣与幽默”这一人文主题和“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这一语文要素,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极具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鉴能力。
阚书老师执教《童年的发现》一课,教学内容紧扣主题“童年的发现”,从“发现”入手,先让学生了解作者童年发现了什么,再着手研究发现的过程,最后从过程中体会人物特点。整个教学过程由易到难,抓住几个关键的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在研究几个问题找出答案的同时,让学生采用个别读、师生配合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充分从文字表面读到了文字背后,呈现了教学的梯度,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疑可研,在提出每一个问题之后,有思维方法的指导。学生们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深刻体会到了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和想象力。
叶正玲老师在执教《手指》一课时,紧抓让学生去品味幽默风趣的语言这一教学目标,安排了三个学习活动,分别是:整体感知、对比成趣;认识形象、感悟品趣;提炼写法,仿写得趣。活动一让学生自读自悟,找出关键词语来概括五根手指的长处和短处,让学生知道五根手指在姿态、作用方面的长处和短处;活动二中,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大拇指的身上,让学生自己去领会作者是如何用风趣幽默的写法写出了大拇指的长处和短处,并通过学生的交流,相机总结出拟人、排比、对比、欲扬先抑等手法;最后学习活动三,让学生写法迁移,尝试用风趣幽默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的五官之一,学以致用,水到渠成。
本次校本研修活动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在以往“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的基础上,再次聚焦语言,感受语言的风趣,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两位教师以学习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在引导学生体会内容的趣味性、增强对事物或事件的感悟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聚焦文本的语言,有意识地感受作品风趣的语言特点,充分注重了内容和语言表达的统一性。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唯有以研促教,方能教研相长。燕小语文组在未来的教研活动中将继续围绕校本研修主题,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优化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