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5-13 来源:本站
5月13日上午,燕子矶中心小学语文组本学期第二次校本研修活动,在录播教室如期开展。本次活动活动分为两部分:课例展示和研讨。六年级梁倩主任和赵月老师合作执教《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全体语文教师参与研讨。
为了本次展示活动圆满进行,燕小语文课题组提前组织六语备课组成员研讨,确定课题,研磨教学设计,积极试教、磨课。
展示活动中,首先由梁倩主任执教《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她先复习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咏物言志的《古诗三首》导入新课,追忆革命先辈李大钊的感人事迹。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感受李大钊先生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整体感知课文部分,让学生理解倒叙的写作手法,按时间顺序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教学“被捕前”的场景时,让学生自主阅读,找出描写李大钊先生的外貌、神态、言行的语句,进行批注交流,从中体会李大钊忘我工作、忠于革命的品质。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父亲遇害的事情记忆深刻,读出作者对父亲的无限追思之情.
赵月老师执教《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她从复习第一课时的文章脉络入手,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主问题,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主要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句子,揣摩人物的品质,让学生自主批注,然后全班交流。课堂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结合《补充习题》中的题目,让学生进行适当练习。通过补充《囚歌》等其他革命先烈的事迹,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李大钊同志镇定自若、临危不惧的品质。赵老师还抓住本文的另一个表达特点——前后呼应,让学生找出前后呼应的句子,品读体会表达效果:对文章的中心起到了强化作用,表现作者对父亲的念念不忘,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课后,赵春琴老师、叶莉莉老师和陆京华老师分别对梁老师和赵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流程给与了充分的肯定,表扬两位老师在磨课中取得明显进步,不论是对教材的把握能力,还是课堂把控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张晓春主任做总结,肯定了两位老师的单元意识强,能关注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和训练重点;同时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集体的研讨和分享,在当下统编版教材单元统整式教学的引领下,更需要所有语文教师的钻研和设计。
此次校本教研活动,立足文本设计,聚焦语文要素,青年教师在积极探索中共同成长。深度开展高效课堂研究,努力构建优秀的语文教师团队,是我们燕小语文组全体教师的不懈追求!